前沿讲坛第67讲 | 肖映萱副研究员主讲“‘叙世诗’与‘大女主’:网络女频小说新变”
Body
2024年4月12日晚,中文系(珠海)在海琴六号A631室举行了以“‘叙世诗’与‘大女主’:网络女频小说新变”为主题的前沿讲坛。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副研究员肖映萱主讲,中文系(珠海)吉云飞助理教授主持。
讲座伊始,肖映萱副研究员介绍了讲座的主题,将聚焦于近五到十年来女频网文的整体变化状况,从女孩们的“叙世诗”、“大女主”的亲密关系、“大女主”的自强之路三个方面讲述该变化历程。
首先,肖老师从“叙世诗”开始讲起。这一转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,由于生产机制和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变化,女频小说关注点逐渐由言情开始向外转移,走向“世界”。“叙世”指的就是这一阶段的小说出现的更加丰富的世界设定,及其所体现的现世关怀。
接着,她向大家讲述了女频小说“向外转“的两种动力。其一是生产机制的变革;其二则是受到爽感机制变化的影响。随后,肖老师结合《如何建立一所大学》《早安!三国打工人》等相关作品,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女频小说所出现的世界设定及其特点。
肖老师继续指出,在女性向网络文学领域,角色间亲密关系的描写趋势由“嗑CP”转变为“无CP”。她从“CP”概念的起源出发,谈及“嗑CP”这一行为的变迁,并指出其背后产生的三种变化:读者从关注人物到关注人设;人物之间的关系由宏大叙事的爱情神话转变为两个人设的CP属性搭配;读者对文本的共情方式改变,即从代入CP的其中一方转变为旁观者。在此之后,“CP小说”和“CP读者”出现。由于读者获得了识别CP的能力,原作也不需要提供大量亲密关系的线索,原作完成了“解放”;与此同时,“无CP”的标签诞生,为网络小说平台和部分作者提供了保障,并且在“无CP”的标签下诞生了“反 CP”的可能。
最后,肖老师介绍了女频小说中“女强”书写的阶段性变化。在回顾了女频网络文学近十年的发展后,肖老师依然对此充满期望,这正是她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最期待看到的探索:
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,
为新的理想世界立法。
独立自强,尊重差异,
同情弱者,自由创作。
在讲座的结尾,吉云飞助理教授对女频小说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参与讲座的同学积极向肖映萱副研究员提问与请教。本次前沿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。